認識飲食♾️情緒的關係
- Ms. Avocado
- 3月20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已更新:4月8日

飲食真的只是靠餐單嗎?
不!「飲食不只營養,更是飲食行為」
不同的念頭和情緒,也會影響我們的食物選擇!
情境1:「被上司為難不開心」
(獎勵)工作經理為難不開心
(補償)工作很累要獎勵自己吃頓好~
(迴避負面情緒)有點難過,想吃甜的令自己舒服些。
(慶祝)今天很開心,盡興地吃喝吧!
事實上,與情緒/壓力有關的飲食日趨普遍。
在2013年,美國心理學會曾經發佈了一篇有關壓力和飲食的媒體報道。
調查結果有38%人表示在過去一個月因壓力而過度進食,並有一半人是持續這個行為多於一星期。
調查的其他結果:
27%人透過「食」減壓
34%人認為這個行為已是習慣
30%人因感壓力不吃正餐
67%人因壓力感到沒有食慾
26%人沒有足夠時間進食
49%人在情緒化進食後對自己感到失望
46%人對身體形象感到負面
此外,報告亦指出部分人因以上飲食行為感到無精打采、懶惰和煩燥。
同時報告指出,大部分美國人都有肥胖問題,和患上三高「高血糖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」的風險。
可見,情緒性進食不但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,更會對生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。
社會中不少人身心因情緒性飲食而受到困擾,很可惜香港暫時未有類似的調查。
你是其中一員嗎?與我們分享,找到共嗚吧!
Comments